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濁度探頭出廠前經過嚴格標定,可以馬上測試,不需要校正。
用戶輸入的數值是存貯在控制器上,代表的是測試位置,與探頭無關,因此,更換探頭時不需重新校正。
以下因素會隨時間變化,從而影響測試精度:
光學特性,如樣品的色度,顆粒大小以及密度
測試位置物理條件,如池壁及池底結垢,沉積
首先用稱量法(DIN 38414)測試出總固體濃度值,跟儀器測試的數值比較,如果沒偏離,則表明探頭適于測試該點的介質。
如果有偏離,調校步驟如下:
檢查測試地點以及安裝情況(參閱電極說明書 3.2.1)
如果要測試總懸浮固體濃度時,請執行用戶自定義校正(參閱說明書 4.2.3)
輸入偏移量(參閱說明書 4.2.2),以補償周邊環境的干擾
把探頭放置到測試位置上。
在測試狀態下按 S 鍵進入到設置狀態,然后根據屏幕提示選擇相應的設置菜單。在設置菜單中選擇 g/L TSS 測試模式及自動切換量程(AutoRange)(參閱3.4.2)。
按 M 鍵切換到測試值顯示模式。
讀數穩定后,讀取并記錄濁度值,單位 FNU(輔助測試值)。
測試的同時在盡可能靠近測試點的位置取一樣品。
在實驗室中(如根據 DIN 38414 的比重測定)測試并記下樣品的固體濃度。
進入到濁度探頭設置菜單。
選擇 TSS 的量程范圍。
選擇濁度的量程范圍。
分別輸入 TSS 值和濁度值。
用方向鍵及 OK 鍵輸入數值并確認。
選擇Save and quit 并按OK鍵確認存貯并退出。校正數據將存貯在探頭上,儀器可以測試總懸浮固體濃度。
校正后,水樣跟校正時相比,差別越小,測試越準確。如果水樣跟校正時取的水樣相比成分組成變化非常大,建議要重新校正。